寶鋼股份的愿景是什么?
答: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成為最具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
寶鋼股份的經營戰略是什么?
答:在公司愿景指引下,公司堅持實現國內行業業績最優,堅持國內碳鋼板材的領導地位,強化成本變革、技術領先、服務先行、智慧制造與城市鋼廠五大能力,厚植發展優勢,從而擔負起中國從鋼鐵大國到鋼鐵強國的偉大使命。
公司如何看待中國鋼鐵業的發展趨勢和演變格局?
答:中國鋼鐵行業已進入產業發展成熟期,正面臨著以下幾方面的深刻變化:
1)國內鋼鐵需求進入弧頂區;
2)產品品質快速提升,同質化競爭加??;
3)國家產業升級對鋼鐵行業提出了更高的技術、品質要求;
4)國家嚴控新建產能及鋼鐵去產能、鼓勵兼并重組,市場競爭趨向有序化;
5)產業鏈金融化發展;
6)環保與減碳壓力持續加大,企業合規成本上升。
這些趨勢下,中國鋼鐵企業將更加致力于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和創新驅動,致力于提升全球競爭力,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寶鋼股份和中國寶武的關系和定位?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是寶鋼股份的控股股東。寶鋼股份作為寶武集團的鋼鐵核心企業之一,以建成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為愿景目標,致力于鋼鐵主業的研發、采購、生產、銷售以及與鋼鐵生產相關的業務。
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以服務國家戰略、提升產業競爭力、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為出發點,致力于成為“全球鋼鐵行業的引領者和世界級企業集團”。寶武集團致力于打造以綠色精品智慧的鋼鐵產業為基礎,資源開發與利用、新材料及延伸加工、現代貿易物流、產業金融、工業服務和城市服務等相關產業協同發展的業務格局。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以戰略管控為主導,通過董事會規范行使對寶鋼股份的國有股東權利,確保寶鋼股份獨立、規范運作。
公司的環境經營戰略/政策是什么?
答:公司環境經營的戰略和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環境經營目標
總目標:創建具有競爭力的企業綠色品牌。
(1) 綠色生產目標:有效管控環境風險,形成“底線約束+先進帶動”的綠色生產方式,實現產城融合;開發一批具有行業先進性的綠色循環低碳工藝技術與裝備、有效支撐產城融合綠色發展的獨有核心技術成果;充分利用國家綠色財稅政策,支撐公司綠色發展。
(2)綠色產品目標:獨有領先鋼鐵產品占比穩定、并在國內市場具有絕對競爭優勢;凡涉及有國家綠色產品認證的企業都取得相關認證;帶動產業鏈上下游重要相關企業綠色發展理念得到普遍提升。
(3)綠色產業目標: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節能環保與新能源技術,成為產城融合綠色發展的重要生力軍。
(二)環境經營管理方針
(1)堅持環保合規合法 落實法人主體責任。各單位是其環境經營工作的責任主體,必須嚴格遵守國家和所在地方有關能源環保的法律法規,依法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并對其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違反能源消費法律法規等行為負責。
(2)堅持資源環境約束 構建綠色生產方式。各生產單位應當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目標開展經營管理活動,不斷深入推進清潔生產,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約束條件下構建綠色生產方式,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
(3)堅持創新協調開放 促進產業結構轉型。以創新引領發展,并堅持協調發展、開放發展。加強綠色生產工藝及綠色產品開發,加強非鋼產業機制、商業模式創新,形成“理念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發展格局;著力解決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化解當前過剩產能與中長期補短板調結構促轉型之間的協調與平衡;在國際產能合作以及“一帶一路”戰略部署下,優化公司優勢產業與產能的全球布局,加快融入世界經濟發展。
(4)堅持共享融合發展 助推城市生態文明。公司應當充分發揮“鋼鐵產品制造、能源高效轉換、消納城市大宗廢棄物”三大功能,為社會提供先進的鋼鐵材料、優質的能源及服務,并不斷提升靜脈產業服務城市功能;其他各生產單元應結合自身優勢,積極融入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活動,促進與所在城市的共融發展。
(5)堅持優特精品戰略 培育綠色品牌優勢。各單位應當基于“共享價值”理念,把全心全意向用戶提供優特綠色精品與貼心優質服務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在產品開發與項目推進方面加強與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與協作,創新服務方式,全力打造公司綠色品牌價值。
(6)堅持倡導踐行并重 引領綠色生活方式。各單位應當主動并倡導上下游產業鏈相關企業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綠色采購與綠色營銷管理,引導綠色消費;激勵員工養成節能環保低碳的行為習慣與生活方式。
(三)環境經營管理原則
公司實行法人負責、“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分層管理、分業管控、業務全方位覆蓋、能源環保屬地化協同的環境經營管理原則。
公司近年來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何種成果?
答:寶鋼股份深入領會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理念,將可持續發展融入到企業的日常運營管理中,并帶著可持續的價值觀來審視企業的發展。
近年來,公司從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角度出發,運用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框架,重新評估和修正公司發展戰略,明確公司可持續發展管理基于世界銀行“ECO2City”的“環境、經濟、社會”的核心模型整合構建,將“成為環境友好的最佳實踐者”作為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愿景。圍繞上述愿景,寶鋼股份進一步提煉了基于公司使命的可持續發展愿景和基本內涵,明確了公司可持續發展管理的九大專業支撐體系,并確定加構基于戰略與風險管理委員會的可持續發展管理戰略委員會機制以及高層決策機制和職責。
與此同時,公司立足城市資源環境現狀和規劃發展要求,著力提升綠色制造水平,以鋼鐵企業的能源轉換、資源循環利用兩大功能為重要抓手,積極與城市共享資源、能源,將建設產城融合、生態和諧的綠色“城市鋼廠”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目標。公司全面響應國家和地方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推進原料堆場全封閉改造項目穩步實施;升級改造工序污染控制水平,推動行業示范技術的工程化應用,確保排放水平滿足并優于相應排放標準,其中,焦爐煙氣、燒結煙氣污染控制水平行業領先;有序推進廠區生態綠化建設,助力綠色寶鋼,2015-2017年累計植樹造林50萬平方米;加大清潔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建設,全面應用推廣廠房屋頂光伏發電技術,建成世界最大的屋頂光伏發電項目;深度挖掘鋼廠余熱資源循環利用,以低溫余熱作為城市清潔能源替代,形成熱水、蒸汽供應城市的成規模和成熟的運作模式,目前,寶山基地已形成為周邊社區年供應50萬噸熱水能力;主動融入城市循環經濟發展,積極探索鋼鐵廠固體廢棄物“零出廠”模式,循環利用冶金鋼渣類資源,出產鋼渣類建筑材料,助力海綿城市建設;突破冶金爐窯協同處置城市固廢相關技術,開發“城市礦山”,實現城市廢棄金屬資源的循環利用,為城市發展排憂解難。
依托系列的工程、技術和管理措施,寶鋼股份環境績效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水平持續改善,公司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實踐和探索得到了行業、社會的一致認可,先后獲評“中國綠公司”百強企業、“全國綠化先進集體”等稱號,并當選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首屆中國先鋒企業,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成果榮獲2017年中鋼協冶金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
寶鋼股份的股利政策是什么?
答:公司2004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現金股利政策的議案》,每年分派現金股利不低于當年凈利潤的40%。
公司2012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議案》,將現金分配相關條款修改為:“分派的現金股利不低于當年度經審計合并報表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的50%”。
|
單位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凈利潤注1 |
百萬 |
5,818 |
5,349 |
944 |
8,966 |
每股紅利注2 |
元 |
0.29 |
0.18 |
0.06 |
0.21 |
紅利/凈利潤 |
% |
81 |
55 |
105 |
51.8 |
分紅收益率注3 |
% |
7.02 |
2.57 |
1.08 |
3.31 |
注:1. 表中凈利潤為合并報表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
2. 根據上交所相關規則,上市公司當年實施股票回購所支付的現金視同現金紅利。因此公司2013年現金分紅由回購所支付現金(30.83億元)和現金股利(16.47億元)組成。
3. 分紅收益率=每股紅利/年末股票價格 |
個人股東所獲得的股利是否需要繳納所得稅?
答: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第5款規定:"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第六條第6款規定:"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根據有關政策,自2015年9月8日起,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即20%;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即10%;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投資者可以通過哪些渠道了解公司情況?
答:投資者可以多渠道、多層次地與公司交流,交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 投資者咨詢電話和傳真-投資者關系熱線:26647000 傳真:26646999;
· 投資者來訪調研和現場參觀-投資者的調研參觀活動可直接與董秘室聯系;
· 實地或網上業績說明會和路演-公司在發布定期報告后會舉行實地或網上路演,屆時敬請關注公司公告;
· 公司網站投資者關系專欄-網址:www.baosteel.com
· 電子郵件-投資者關系電子郵箱:ir@baosteel.com
· 公司董秘室微信公眾號—定期發布行業及公司新聞、行業數據、公司價格等信息,二維碼請見下方:
· 公司年報等材料郵寄-公司為投資者提供中英文年報、公司實錄等材料的郵寄服務,請致電董秘室索取。
